佛法把世界看作幻相嗎?

         ——談幻相無實體的根本區別

         

佛理新思維之九

          佛法把世界看作幻相嗎?

       ——談幻相無實體的根本區別

         

有一個宣揚耶穌顯聖奇蹟的靈修團體在台灣舉辦靈修營,筆者出於好奇去參加。他們所傳授的耶穌顯聖的新教導,有些契合基督教義和佛理,有些不契合。這裡只舉出一個要點來跟佛法作比較:他們認為世界萬物都是「幻相」,沒有真實性可言,人們以為發生的事物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因此不必去評判好或不好,也不必為不幸或不如意的事情感到憂傷;你只要與上帝的愛同在,就會平安無事。你被別人傷害、毁謗或冒犯,你以為真的有這回事,其實是不曾發生的幻相,因此你不要憤怒和憎恨,也不必說寬恕,因為你根本沒有被傷害呀。

其他靈修系統也有類似的說法,最早提出世界是幻相的應是印度教的吠檀多哲學,主張宇宙間唯有作為最高本體的「梵」Brahman, 英譯ultimate Reality)是純一無二的(One without a second)、絕對的、真實的,世間的一切都是「梵」所化現的幻影,沒有真實性可言,也是二元性的、相對的、分裂的。其中較晚創立的「非二元」學派(Advaita, 英文Non-dualism)曾受到佛法的影響,把宇宙本體(梵)的非二元性(即絕對的/超越的)的道理講得很清楚,即不但「梵」是非二元性,個體靈魂與「梵」也是一體不二的,世間萬物在究竟意義上也是互相連結、互相依存的整體,而不是人們所以為的各自獨立和分裂的個體,這些見地都是來自佛法的啟發。

然而,美國的《開悟》雜誌(Enlightenment)多年前曾經出刊一個專輯探討非二元教派,有宗教學者指陳:這個印度教派在美國的靈修團體教導世界一切都是幻相,不少學員缺少正確了解,墮入了虛無主義的陷阱,以為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虛幻而沒有意義的,因而變成懶散怠惰、缺少責任心和積極的生命態度,結果不但修行一無所成,反而走入人生的歧途。該雜誌呼籲美國宗教學界關注這個問題。(筆者按:印度教雖然在文字詮釋上把世界說成幻相,但其古代和近現代聖哲們所證得的慈悲大愛與智慧,跟佛教聖哲很接近,並無虛無主義的思想,這一點必須澄清。)

佛教界也有世間一切都是幻化不實的說法,金剛經不是說了嗎?「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樣說來,佛教的世界觀豈不是跟印度教一樣嗎?不,不然!金剛經這段經文被誤解了(參見下文解釋)。

佛法的要義在於以正見破除語言觀念所造成的實體妄執,而不是使用語言觀念去主張世界是真實抑或虛幻;換言之,佛法是心理學實證取向的,而不是玄學思辯取向的。印度哲學在「非二元」學派之外,另有一派主張二元論」(Dvaita,英譯Dualism),認為梵與個體靈魂是各自獨立而不是一體的,世間萬物也各有其獨立存在的真實性。從佛法的立場來看,主張世界是真實,乃落入「實有見」(或常見),主張世界是虛無,乃落入「虛無見」(或斷見),二者都是語言概念所造成的妄執,都屬於本專欄一再論述的「實體見」(或自性見),因此都背離了事物的實相——非實非虛非有非無,亦即破除和超越了實虛有無、善惡、美醜等等二元觀念的妄執,才能悟見事物如其所如、無實體可得的本然樣相,即空性=清淨性、超越性、絕對性,本非頭腦思維所能及,亦非語言概念所可表達,只能依靠離言絕相的證悟,而其初步工夫是藉由深解緣起的正理,練習觀照事物並非吾人所妄執的「實體」,逐步領悟「一切法無實體」的空性正智。

「無實體」與「幻相」的根本差異在於:前者是破除(「無」字是破除義)語言觀念所造成的「實體」妄見,還萬物以「無實無虛」的本來面目,後者則是用語言觀念把世界看成虛幻或虛無,走到「實體見」的另一極端(其實也是另一種實體見)。茲以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來說明:我們站在地面上看一列火車快速行駛,以為是看到客觀真實的現象,不管我看或不看,火車都是在快速移動,這現象乃是客觀真實存在於我的主觀心識之外的,不是嗎?然而愛因斯坦和佛法都告訴我們:錯啦!這只是你的「實體」妄見罷了(你把火車快速移動看成客觀獨立存在的真實現象,而且跟吾人的心識作用無關,佛法稱此為「實體見」或「自性見」)。設想有二列火車以同方向和同速度向前疾駛,你坐在A火車裡看B火車是靜止不動的,你會說這是幻相,是錯覺,因為B火車明明是快速在移動呀!然而愛因斯坦告訴我們:這不是幻相或錯覺,而是「相對的真實」(relative reality),即相對於你在A火車的位置,B火車確實是靜止不動的。同樣的道理,假設你走下A火車,站在地面上看到B火車快速移動,這也只是「相對的真實」(相對於你站在靜止不動的地面上這個因緣條件),而不是你所以為的客觀獨立和絕對的真實(即佛法說的「實體」)。結論是:現象界沒有任何事物或現象是客觀和絕對的真實(實體),一切都只是在特定因緣條件下所暫時呈現的相對和主觀的真實(按:當代量子物理學已證實:如果沒有人的主觀意識的參與,粒子、原子及一切事物都不是現在呈現的這個樣相),因緣條件一改變,事物的樣相也跟著改變。例如我們誤把重量當作客觀和絕對的真實(實體),但科學已證明,12公斤重的東西拿到太空是零公斤,拿到月球是一公斤,等等,也就是說,重量跟一切事物一樣,是隨著因緣條件而改變的(按:決定重量的因緣條件包括天體的引力、物體的質量mass,產生質量的玻色子、人的主觀意識等),所以不是你以為的客觀真實而且固定不變的「實體」。只要了解這個「緣起」的真理,就可明白: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是相對於特定的因緣條件(包括我們的意識這個重要的「緣」)而暫時顯現於我們的心識中,既不是幻相或虛無,也不是一般人所以為的客觀和絕對的真實(實體),而是「相對的真實」,亦即佛法所闡明的「緣起之有」(相對於因緣條件的存有,即「無實體之有」=無實無虛非有非無)。深入體會相對真實(「緣起之有」)的正見,能使我們的心變成更通達、圓融和包容,凡事更想得開放得下而無所執著。

大乘佛教的中觀學派對「緣起之有」有契理的詮釋,在此順便講一講,讓讀者對「無實體」(無自性)的道理有更多認識,同時也了解佛法並沒有主張世界是幻相。龍樹菩薩在中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或譯:空即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此偈的正確意思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生,故其究竟性質(本性)是「空」(=空掉了人們因不明緣起真理而妄加給事物的「自性」或「實體」——以為事物具有獨立自生自存、不變且真實的性質);同時事物藉由因緣條件的組合,加上語言名相的施設(假名),而得其存有性;「空」與「有」(假名有)二邊都能照顧到,即是「中道」的究竟法義。中觀論師釋曰:「諸法緣起,故無自性(無實體),無自性說名為空。」意思是:一切事物皆由緣起,故無人們所妄執的自性/實體可得,藉由深解緣起真理而破除自性/實體的妄見,就稱為「空」。由此可知,佛法旨在以緣起正見破除語言名相所誤導的「實體見」(自性見),彰顯無實無虛、非有非無的中道空諦,而不是主張世界萬物是幻相。以「空」的正見破除「實有」的妄見,必然也破除其反面「虛無」的妄見,否則就不能稱為「空」與「中道」了。由此可知中觀學派在講「無實」的同時,也講「無虛」——世界並不是虛無的幻相。

從現代的科學原理來看,固體之物(包括我們的身體)本來只是微細能量的波動,肉眼看不見,但因陽光的照射,光波被我們的視覺神經轉換成電子訊號傳輸到大腦,由大腦(依照阿賴耶識的業習)解釋為各種形狀和顏色,再經由視網膜神經投射出去,就成為我們所看見的事物;佛法說「萬法唯心所造,唯識所現」,也是這個道理。因此,說世間萬物都是幻相,並沒有錯呀!然而,從佛法的見地來看,眾生執萬法為「實」,落入實體妄見而帶來生命的迷妄和罪苦;印度教及上述的靈修教派把萬法說為「幻」,若是作為修行人破除實體妄見的方便法,不能說不對,佛教界不是也有很多人這樣看的嗎?沒錯,但這只是一種權便,不能當作究竟法義,蓋「幻」與「實」都是假名(語言觀念)的虛構,容易被執著為實體(以為真有「幻相」的實體)而落入虛無主義的陷阱或,已如上述。執實執幻皆是謬見,悖離實相和正見,實相和正見是要破斥「實體」以顯空義,連帶地也要破斥「虛無」或「幻相」,才能證成「空」的究竟義(即中道義),這等於是在空智的基礎上肯認世間事物為「有」,空有不二,故佛法不能像印度教那樣主張「世界是幻相」。相反地,佛法秉持緣起的正見,既可證成諸法實相=一切法無實體(無自性)=空智,又可肯定諸法的「緣起之有」,即愛因斯坦所說的「相對真實」(relative reality)。有此緣起的正見,才能涵養積極和負責任的生命態度,在此基礎上開啟無執的解脫智慧。

從佛的智慧高度來看,一切事物的實相是無實無虛」,如金剛經所言。金剛經使用「無」「非」及「雙非」等遮遣詞,都是破除義,旨在破除語言概念所造成的實體(或稱自性)妄見,這跟佛教其他經論所使用的「無」和「非」是同樣的語用邏輯(例如壇經說「本來無一物」,大智度論說「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又如原始佛法說「無我」或「無靈魂」,都是以智慧破除實體妄執,而不是以觀念否定事物的存在性)。「無實」是破除凡夫對實體的妄執而證得「空」的正智,有了「空」的智慧就不會有「貪愛」與「瞋憎」這二方面的執纏及其所帶來的痛苦煩惱和罪惡;再進一步修行,能破除對「虛」的妄執,即金剛經說的「無虛」及「非非法」=破除一切事物是虛無的妄見(筆者按:金剛經說「非非法」,頭一個「非」是破除義,「非法」是對一切諸法的否定,即落入虛無的妄見,必須與人們對諸法的實體妄執一起被破斥,稱為「非法非非法」,與該經所說的「無實無虛」同義)。證悟「無虛」才不致逃離世間,也就是肯定世間事物的「有」(存有性)——在空智的基礎上所領悟的緣起之「有」,而不是凡夫所妄執的「實有」(有實體/自性的「有」),因而能對生命和世間作出承擔,認真地生活和修行而又無所執著。「空」與「有」兩邊都能照顧到,即是證悟「空有不二」的「中道」正智;中道是「空」的延伸義和究竟義,是金剛經的「雙無」(無實無虛)和「雙非」(非法非非法)所要表達的究竟法義和真理。

由此可見,金剛經結尾所說的「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並不是在說世間事物是虛無的幻相;考察梵文原文及專研金剛經等般若經典的英國已故佛學家孔滋(Edward Conze)所譯的英譯本,該經在這裡是用夢幻術、泡沫露水、閃電等幻化或轉眼即逝的事物來比喻一切法無實體」的究竟空諦,而不是指世間萬物是虛無的幻相,這樣才能與該經的主旨「無實無虛」的空義與中道義相呼應。金剛經所說的道理跟上述中觀學派是一致的。

對於佛教其他經論所說的世間仿如一場夢、如幻如化等說法,我們也應該本著「依義不依語」的佛陀教導,作以上的如理解釋,明白這只是對「無實體」的根本佛理的一種比喻,或是修行上的一種權便,而不可落入世俗觀念上的幻相,從而引起虛無主義的誤解。請注意:佛教經論使用「如」字,表示「如幻如化」只是比喻,而不是主張世間是虛無的幻相。 

現在西方的心理諮商與治療學,也有學者建議案主把焦慮、恐懼悲痛、自卑感等負面心理和情緒看作一種「經驗」experience),而不是「問題」(problem),這應該也是受到佛法的空性(無實體)正見的啟發,意思是:負面心理和情緒的本質(或本性)是「空」(無實體可得),因此沒有什麼好或不好、幸或不幸;案主不要把它看成「問題」,若看成問題,就會有「不好或「不幸」的負面價值評判和觀念分別,從而引生更多的焦慮和恐懼;只要如其所如地、按照它本來的樣子去接納它See things as they are),即佛法所說「如實」的智慧觀照,反而有助於症狀的舒緩或療癒;就算沒有得到舒緩或療癒,只要學習如實地看待和接納世俗所說的「問題」(包括身心病症)而不去作價值評判和觀念分別,這就是增長生命的智慧——能如實接納負面事物而不生起情緒上的瞋憎抗拒和恐懼,就不會有精神苦惱,對病症的舒緩也會有幫助,這是比身心症狀的治療更深刻、更根本的心靈覺醒與療癒。

Leave a commen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