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理學對佛學研究及修行實踐的重要性

新加坡延慶文壇

2022年春季號

佛教心理學對佛學研究及修行實踐的重要性

  台灣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陳玉璽

佛教心理學尚未成為正式的學科,也沒有固定的研究範疇,但在佛學研究和實踐應用上,探究佛教心理原理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從佛陀開始,到歷代的聖哲祖師們,其所成就的智慧功德都離不開一個「心」字,亦即建立在深刻的心理原理和洞見上面。這是為何佛法佛理歷經二千多年的歷史變遷而仍能為世人所接受。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此心理原理猶如動物需要食物才能存活的生理原理,以及水隨溫度的升降而變成冰和蒸汽的物理原理一樣,是歷久不變的。一個淺顯的例子是,貪瞋習性導致生命苦惱的佛法心理原理,不但古今皆同,現代反而隨著物質文明的發達而使得「苦」的問題更形嚴重,更迫切需要佛法的對治。

由於文字教說的局限性等諸多原因,使得佛法的心理原理未能彰顯,而後世學人又不重視心理學的鑽研,傾向以哲學方法解釋佛法,結果是佛法智慧的光輝逐漸式微,亟需具有實修體驗且深諳佛教心理原理的大德去加以發揚光大。茲略舉數例,說明專重哲學而不重視心理原理的研究方法可能扭曲或偏離佛法佛理的真實面貎。

  實例一:龍樹菩薩在《中論》說:「以有空故,一切法得成」,印度佛學者辛格(Jaideva Singh)從梵文翻譯成英文,意思是:「對於領悟空性者而言,一切都處於整體和諧中。」此譯文具有心理原理的意涵,筆者認為比較接近龍樹的本意(參見以下實例二說明)。但佛學界一般採用以下哲學和邏輯推論的解釋方法:「空」就是一切事物(一切法)都無自性(無實體),由於具有「無自性」的性格,一切事物才得以成立;若有自性,則事物無生滅變化,世界就變成僵化。這種偏離心理原理的解釋方法,不啻把佛教的解脫道說成描述萬物如何成立的形上學,致使佛法注重生命救度的般若智慧無以彰顯。

  實例二:上例說一切事物具有「無自性」的性格,把「無自性」當作事物本身的性格/特徵,是否契合佛理?若以哲學方式解釋佛法,是沒有人會質疑的;畢竟原始佛法「三法印」中的「諸法無我」,就是說一切事物(諸法)都無自體=無自性,這不就是在說諸法本身的性格/特徵(法印)嗎?不錯。但若從心理原理來看,是人類眾生先有自性(實體)的妄執,即因語言的使用而被其界限性及規範性所困縛,遂誤以為使用語言表達的一切事物(諸法)都是獨立自存、與其他事物互相分離、界限分明的真實存在體,佛法和唯識心理學把這種錯誤的世界觀稱為「自性見(實體見),由此造成我執和人我對立,是人類罪苦的根源。佛法提出「無自性」(無實體)的勝義概念,便是為了破斥「自性見」,這裡「無」帶有動詞的意味,是以智慧破斥妄見的意思,也就是龍樹所說的:「大聖說空法,為除諸見故,若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依龍樹之意,「空法」(即無自性的勝義)的教導是要破除(由自性妄見所衍生的)各種妄識妄見,尤其是我執及人我對立,捨離諸妄即是整體智慧的展現,這是佛教心理學的原理。龍樹說:如果學人把「空」(無自性)執取為事物的性格/特徵,那就辜負了諸佛教化空法的苦心。佛陀宣說「三法印」,表面意思是諸法的三個特徵,實際上是要以三個真理實相破斥「三謬見」:即以「諸法無我」破斥「我見」,以「諸行無常」破斥「常見」,以「一切無樂(dukkha, 漢傳譯為「皆苦」)」破斥「樂見」(以為世間快樂有樂性實體的謬見)。可見佛陀對「三法印」的教導是心理學取向的,而不是哲學/形上學取向的。

  實例三:《六祖壇經》(敦煌本)說「除淫即無法性身」,這是六祖慧能大師深諳心理原理,教導修行人若以道德觀念壓抑性欲,會跟放縱性欲一樣不能成就佛道。後世學人不明心理原理,以為應改成「除淫即是法性身」才是正理。後者有二個問題可以商榷:第一,容易以道德觀念和戒律去壓抑性欲,導致心理不健全,亦成為修行的障礙;第二,依據佛教心理原理,並不是斷除淫欲就能成就解脫智慧,「除淫即是法性身」是錯誤的見解,應該反過來,成就解脫智慧或走在正確的解脫道上,心靈淨化,安樂自在,淫欲自然得到昇華而化解於無形。

筆者並不是主張佛法不可採用哲學的詮釋方法,只是認為,佛法的核心旨趣是要教導眾生從迷妄中覺醒、從罪苦中解脫,為達此目的,必須採用心理學的進路,去探究佛陀及歷代聖哲所悟達的生命智慧和佛法真理。若一味強調哲學及邏輯推論的方法而缺少心理學的洞見,恐怕會造成上文所提醒的偏離佛法佛理的諸多問題。

佛教心理學的任務不是在佛法傳承以外另闢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也不是標新立異地提出一些前無古人的理論和概念。歷代佛教聖哲和祖師們所體證的佛法真理本就富含心理原理及法則,只不過在文字教說中隱而不顯;佛教心理學的任務是透過實修功夫去發掘聖哲祖師們所內證的佛法真理和智慧,再以現代人可以理解的心理學原理和概念予以詮釋演繹,使其獲得新的生命力,成為歷久彌新的源頭活水繼續弘傳於世。

在這方面,西方已有不少修學俱優的大德出版了許多暢銷著作,分享佛法的智慧和洞見;其與東方佛學著作的不同點是更具有心理學與心理治療學的基礎,以及現代人可以了解的詮釋方法和語言概念。筆者曾發表西方佛教修行與身心靈療癒一篇長文,介紹佛教學者兼密宗行者伍偉德(John Welwood)等具有實修體驗的諸多學者、作家和禪修教師的智慧和洞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網閱讀。在眾多著作中,只有少數具有學術性(例如伍偉德的Toward A Psychology of Awakening,其餘大多是勵志類的暢銷書,不能算是佛教心理學,但卻藉由作者親身的實修體驗凝聚了豐富的佛法智慧火花和洞見,讓有志修學佛法的全球人士受益匪淺。

其中佩瑪丘卓(Pema Chodron)的書中有一段敘事值得省思。她的丈夫因外遇而突然提出離婚,使她的家庭幸福人生希望個人尊嚴和安全感完全破滅。她說當人們遭遇這種生命陷落的逆境時總是想要逃避,想要挽回丈夫的感情,重拾個人的尊嚴和安全感,但這樣做並無法解決生命苦惱的問題,她教導「不逃避的智慧」(wisdom of no escape),要勇敢面對逆境及其所帶來的悲痛和恐懼。當你願意全然接納破碎的心、恐懼、絕望等負面事物時,覺醒之路就為你打開。如果你以為修行能幫你找到永久的快樂,結束生命的痛苦,那你就會有痛苦。丘卓這番教導可能會給很多禪修者和念佛者帶來心靈的震撼,甚至是失望——難道修行的道路真是那麼崎嶇難行嗎?丘卓沒有講到的是,那些精神不健康的人們要如何面對逆境,克服嚴厲的生命挑戰呢?難道他/她們就無緣蒙受佛法的恩澤加被嗎?

筆者的回答是:佛法修行並不是一條單行道,菩提道上固然佈滿坎坷和荊棘,但也不乏諸佛菩薩如慈母般的溫柔愛心,更充滿著靜心修行的禪悅和法喜。善巧運用佛教心理治療以及念佛、祈禱等信心療法,療癒心靈的創傷,增進內在的安詳喜悅和精神健全,此與丘卓所強調的艱苦修行可以互相補充,並行不悖,也是佛教心理學所應關切和致力探究的課題。

Leave a commen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