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實體是離言絕相的智慧

——佛理新思維之七

陳玉璽

  中觀學派以邏輯推論解釋龍樹菩薩的無自性(或無實體)教說,說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緣所生,所以沒有自己可以獨立生起和存在的性質,稱為無自性(無實體),無自性即是「空」,故曰「緣起性空」。這個邏輯推論無法解釋龍樹在《中論》中說的,佛陀開示「空」理是為了破除眾生的各種妄見(原文:「大聖說空法,為除諸見故」),也不能說明佛陀在原始佛典所教導的「見緣起即見法」(深解緣起的道理,即是悟達宇宙究竟真理=真如理)。原因何在?因為這三段論是針對外在事物「無自性」(或無實體)的性格而說的,是形而上學取向的,而不是心理學取向的,即不是針對凡夫眾生皆有的「自性」(實體)妄識妄見來立論的。

   佛陀和龍樹宣說「諸法緣起故無自性(無實體)」,其著眼點不是說事物本身具有「無自性」的性格,而是針對當時印度外道及眾生普遍具有的自性(實體)妄識及妄見,即因語言名相的使用而把語言的標簽錯誤認同為事物本身的實相,以致事物被語言名相所固定化、界限化和規範化;簡言之,事物被貼上語言的標簽(佛法稱為「諸法」)以後,在人們心目中變成孤立的存在,有它自己的範圍,與其他事物分離對立、彼此界限分明而無任何連結,而這些都被認為是真實不虛的。此即「自性」(以為事物具有單獨自生自存的真實性質),或稱「實體」(以為事物具有客觀獨立自存的真實體性),這兩個名詞可以互用,指的是同一件事。佛教聖哲從證悟的高度指出,這是凡夫眾生普遍具有的妄識妄見,佛法及唯識心理學稱為「自性見」(實體見)。修行人破除了自性(實體)妄見,就是證悟究竟實相=真如理=中道空智=般若=清淨本性→涅槃。這個破除妄識妄見而證悟實相(空/中道)的境界,就稱為「無自性」(或無實體)。這裡的「無」是「以智慧破除」的意思,而不是「否定」;佛教學界一般解釋為「否定」,會引起誤導,因為「否定」是用頭腦觀念和語言邏輯去推翻某一觀念,否定一個觀念就等於主張其反面,例如否定事物為「實有」,就是主張其為「虛無」,仍是觀念的妄執,落入了另一個實體見(佛法稱為「斷滅見」);對照之下,以「無」破除「實有」的觀念,必然同時破除其反面「虛無」的觀念,二邊皆破,才能證成「中道」與「空」的究竟真理和智慧。破除二邊觀念的妄執,就是般若智慧的展現,故說「無實體」(無自性)是離言絕相的智慧。

禪宗教師拿一朵花,問你看到什麼?你不假思索回答:「一朵花」,這樣的回答會受到老師的當頭棒喝。你的潛意識(阿賴耶識)裡貯藏著數字的既定觀念(preconceptions),一看到那花兒,「一」的既定觀念就跑出來,你以為看到「一」朵,而不是「二」朵或「多」朵,其實這花是因各種因緣條件的聚合而暫時顯現於吾人的心識中,並沒有「一」或「多」的觀念介入;在禪者的悟境裡,這花本身就是世界,跟萬物天衣無縫地融合為一體,但你把「一朵」誤認為客觀的事實,遂有花孤立存在而與周遭事物分離隔絕的錯覺。緊接著,你把「花」這個名相標簽及其所蘊含的各種屬性,如圓形、金黃色、美麗清淨、芳香等,跟「一朵」同時投射於那事物(花),以為這些都是客觀存在的真實,以唯識學的概念來說,就是把花及其各種屬性加以「概念化」→「實體化」。

龍樹菩薩在《讚法界頌》裡,對以上的唯識心理原理有很中肯的論述:「在心識中呈現的一切現象都被概念化(conceptualized),並且被添加了一些東西(superimposed,指善惡美醜淨垢等價值評判和情緒的投射)。當我們捨離這種心識活動時,就可了解現象並無(人們心目中的)實體可得。既然明白了這個道理,那就請你(在禪修中如實)觀照法界(=宇宙萬法之實相)吧!」

茲舉筆者有體驗的禪觀為例說明:街上的車聲被人們概念化為「噪音」,當中添加了「噪音是不好的(惡)」的價值評判,從而生起瞋憎的情緒反應,覺得這噪音很討厭,貪與瞋習性反應都會帶來苦惱。現在依照龍樹菩薩的教導,如實觀照這些心理現象都是緣起,故無實體,一旦領悟噪音無實體可得,當下就消解我與噪音的主客對立,我進入噪音裡,二者融合為一體,這時會感到噪音原來也很可愛,沒有什麼不好,反而成為幫助入靜的「逆增上緣」。這也就是「轉煩惱為菩提」的意思。

再回到花的課題。如實觀照實相就是體解「花」是由眾多因緣條件——包括上述的諸多既定觀念——的聚合(=緣起)而暫時呈現於心識中,因此不是吾人所以為的「實有」(實體性的存有),但可也不是「虛無」(由眾多因緣依照一定的原理而成立,怎能說它「虛無」呢?)「實有」和「虛無」都是頭腦觀念的虛構,都是應該破除的實體見」。猶有進者,美麗vs.醜陋清淨vs.污穢好vs.不好(善惡)等等二元對立的觀念,在緣起法義的燭照下,也都是「無實體」(無自性),都是平等空性清淨性;簡單一句話,一切事物就其實相而言,沒有什麼美或不美,好或不好,這就是禪宗所說的日日是好日」、「至道無難,唯嫌揀擇」,若有揀擇,便成虛妄。可見緣起的道理能幫助我們破除二元觀念的妄執而證成「中道」與「空」的究竟真理和智慧。所以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深解緣起,能破邊執」,這跟佛陀在巴利佛典中說的「見緣起即見法」,道理是一樣的。本專欄曾引述已故佛學家鈴木大拙大師說:「佛法體驗的最高階段是領悟事物無自體(Things are devoid of self-substance, 即無實體/自性)。」另外,唯識學經典解深密經》及世親大師的《唯識三十頌》也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實體)」,這些都是闡明一切事物乃因緣所成,故無實體(無自性)的究竟法義;依照世親所說,領悟無自性就是證成唯識真理,亦即是真如勝義(中道空智)。

   講到這裡,我們可以回顧昔時佛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眾人皆不解佛意,唯有摩訶迦葉會心微笑,到底摩訶迦葉領悟到什麼?歷來沒有人能說得清楚,但如果我們明白上文所述「一朵花」的道理,就可了解摩訶迦葉當下破除了「一朵」、「花」及「美麗」等等既定觀念的執著,悟見「花」本無實體的空性和清淨性,因而也破除了與他(摩訶迦葉)的主客對立,他與「花」及周遭一切事物成為一體不二。這就是禪的境界——回歸真我「本地風光」的解脫境界,在那裡,人我自他、善惡、美醜等既定觀念全部被超越,現在過去未來的時間妄識也被超越,即呈現「無實體」的本相,「當下」的智慧現前,活在超越時間妄識的「當下」,一切經驗,包括挑水劈材、吃飯睡覺、大小便等等,都是清淨美好的、新鮮活潑的。

 禪宗的公案千條萬條,主要是一個「無」字,「本來無一物」「狗子無佛性」只不過是其中之一,這跟原始佛法的諸法無我」、「無靈魂」,以及大乘佛法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智亦無得」等等,是一脈相承的佛理,「無」不是否定任何事物,而是以智慧破除語言所造成的實體」妄執,這就是「無實體」的真實義。。

   日本禪宗臨濟宗的花園大學前校長西村惠信禪師,於數年前應靈鷲山心道長老的邀請到台灣演講,他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雋語,筆者一直銘記在心:「我們禪師畫花,心中思惟的不是有花被我畫,而是我與花一體,我是花,花是我。」換一個說法:禪師無我,亦無花,二者皆無實體可得,故無主體(subject, 我)與客體(object, 花)的二元對立。超絕的創作靈感和藝術的真價值就從這個「無」字脫頴而出。(2022/01/26完稿)

  

Leave a commen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